根據衛生署公布國人十大死因,第一大死因是惡性腫瘤,其中大腸癌、胃癌分居第三及第五名,而最佳的預防之道,就是定期接受胃鏡大腸鏡之檢查。但一般民眾提起胃鏡或大腸鏡檢查,多因害怕疼痛,莫不退避三舍,而錯失早期發現與治療之良機。隨著麻醉與內視鏡檢查技術之進步及民眾對健康檢查品質要求提升,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已日趨普及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 胃鏡、大腸鏡檢查是診斷潰瘍、腫瘤、息肉最好之工具,其優勢在於診斷有較高之準確性,且可在檢查時對病變執行切片及治療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 傳統胃鏡大腸鏡檢查是在病患清醒的情況下進行,有相當程度之疼痛與不適感。近年來由於民眾對健康檢查越來越重視,自費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已成為新的醫療需求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 所謂無痛胃鏡大腸鏡,即經由靜脈給予短效之鎮靜及麻醉止痛藥物,使病患在胃鏡大腸鏡檢查過程中減少焦慮、疼痛,並忘記檢查時之痛楚記憶。此種麻醉方式對病患意識只有輕度的壓抑,病患仍有能力維持本身的呼吸通暢,甚至能回應 醫師問話,親自觀看檢查電視螢幕,內心平靜,不會覺得疼痛難忍,事後神智也很清醒,但就是記不得檢查時的事,彷彿做了一場夢,此種麻醉方式稱為〝清醒鎮靜〞,絕大部分受檢病患都有很愉快的經驗,滿意度高達98%以上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 要達到適當之麻醉需有經驗豐富之醫謢人員及適當之監測器監視,確認病患有足夠的血氧濃度和穩定的血壓、心跳與呼吸。麻醉的程度應調整到既安全,病患能舒服完成內視鏡檢查。在講求人性化醫療、病患就醫品質日益提高的時代〝清醒鎮靜〞的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治療方式已成為潮流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stercgm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