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民眾大腸直腸最常見問題除了痔瘡以外,就是大腸息肉,成人中大約5個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,其中身體過胖者,逾5成有大腸息肉。


大部分的大腸息肉是沒有症狀的,較大的息肉可能造成出血、腸阻塞、腹瀉等非特異性的症狀,只有經大腸鋇劑灌腸攝影、大腸鏡檢查才能發現。但只有透過大腸鏡作息肉切片檢查,才能診斷是否有惡性變化。


大多數息肉是良性病灶,但其中的腺性息肉為癌前病灶,意即這些特別的息肉,有可能經過一段時間後變成大腸直腸癌。如果放著不管,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。因此透過內視鏡息肉切除術,才能有效的預防大腸癌的發生。但不管是良性或是惡性的息肉,患者將來再得息肉或腫瘤的機會都較高,所以有大腸息肉的病患一輩子都需要密切的追蹤。


目前國健局大腸癌篩檢,提供50歲以上國人接受免費糞便潛血檢查,如果呈陽性反應,須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。糞便潛血檢查可偵測到八成大腸癌,三到四成息肉。但如果本身屬大腸癌高危險群:50歲以上的成人、有腸道發炎疾病者、家族中有結腸直腸息肉或結腸直腸癌者、曾經罹患乳房、卵巢或是子宮方面癌症的女性建議定期做大腸鏡健檢。


   吃得太油、太多肉、太少纖維、愛吃醃製食品、燒烤與含硝酸鹽食物,都是造成大腸癌的原因。建議民眾除了平日注意飲食、增加纖維攝取外,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並注意本身排便習慣。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,早期發現大腸癌前病灶及早接受內視鏡切除治療,可有效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。


 
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stercgm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